膽堿是一種必需營養素,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傳遞神經沖動,處理學習、記憶和睡眠的作用,并幫助形成細胞間的膜。身體自身可以產生一些膽堿,并存儲于肝臟中,但大部分膽堿需要從飲食獲得。但由于飲食不均衡等問題,可能造成膽堿缺乏,缺乏膽堿可以導致多種不同生理和心理疾病癥狀。
建議攝入量
營養專家認為,充足的膽堿攝入有助于維護細胞結構和神經功能健康。出生嬰兒到13歲兒童的建議日攝入量是125-375毫克。青少年和成年人每日需要400-500毫克。
膽堿缺乏的危害
膽堿缺乏癥在素食者以及不吃任何乳制品的人中更為常見。長時間從事體育鍛煉的運動員也容易損失膽堿導致缺乏癥。此外,酗酒者缺乏這種營養素的情況也比較多見。
缺乏膽堿的癥狀
沒有足夠的膽堿可以引起脂肪肝和肝臟受損等癥狀。根據美國肝臟學會的報告,脂肪肝的進一步癥狀是疲勞和萎靡不振。長期攝入缺乏膽堿膳食的主要結果可包括肝、腎、胰腺病變、記憶紊亂和生長障礙。
1、肝臟變化:大部分動物(除反芻動物外)膽堿缺乏導致肝臟功能異常,肝臟出現大量脂質(主要為甘油三酯)積累,最終充滿整個肝臟;
2、腎臟變化:膽堿缺乏也危害腎臟縮水功能;
3、誘發癌癥:膽堿缺乏所造成的致癌過程,首先造成基因損傷,然后是某些可以形成腫瘤的變異細胞株生存并增殖;
4、因膳食造成的低膽堿,還有可能引起不育癥、生長遲緩、骨質異常,造血障礙和高血壓。
膽堿缺乏癥的治療
常見治療措施通常包括增加膽堿飲食攝入量。含膽堿豐富的食物包括牛肉,雞蛋,牛奶,花椰菜和豆制品等。此外,還可以采用營養素補充劑幫助提高體內膽堿水平。
亞西亞膽堿片,每片含有膽堿250mg,能有效補充體內膽堿含量,維持體內膽堿平衡。此外膽堿還具有保肝護肝的功效,特別是針對因過量飲酒引起的酒精肝、脂肪肝等問題,可以防止脂肪在肝臟中堆積。